西部網訊(記者 郭佳欣 馬晴茹)
二十條優化措施中指出,要重視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獨特作用。那么,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獨特優勢呢?今天(11月25日),西部網·陜西頭條記者采訪了陜西省防治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組長、陜西省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馬戰平。
“中醫所謂的‘疫病’就相當于現今所說的各種‘傳染病’,新冠肺炎也歸于中醫‘疫病’范疇,它是目前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傳染病之一。”馬戰平說,中醫藥診治“疫病”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,其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。“在西醫傳入我國之前,我們之所以能在目前有記錄的300余次大的‘疫病’降臨之時巋然屹立,從根本上來講,就是因為有著中醫藥這樣具有獨特優勢的醫學法寶的保駕護航。”
陜西省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馬戰平。
馬戰平說,中醫學有“后發治人”的優勢,這是因為中醫學對包括“新冠肺炎”在內的所有疾病都會根據“外邪感人,受本難知,因發知受,發則可辨”法則,從采集的臨床癥狀、體征、舌象、脈象等信息進行“審證求因”,并推論出疾病的病因、病機,進而提出明確的診治思路和方藥,因而它就會“有的放矢”“精準治療”。
同時,中醫藥有著明確的“異病同治”優勢,目前正值冬春季呼吸道疾病,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高發流行季節,也是新冠肺炎可能會復燃的季節,雖然從現代醫學來看,它們可能會屬于不同的疾病,但從中醫角度上分析其發病時段、流行病學特點、臨床癥狀、舌脈等均具有高度相似性,其核心病機基本相同,因此就可以按照“異病同治”的原則進行統一的辨證論治。
中醫學有“治未病”的理念,這里面就包括了“未病先防”“既病防變”的具體內容,也有各種各樣的預防手段,比如:藥物、食療、鍛煉、導引、針灸、推拿等等。馬戰平說,中醫會針對不同的群體提出相應的指導方法,其中“扶助正氣”“培正固本”是中醫學在治療中最為倡導的理念,中醫經常所說的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正是強調了平時就應該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,這與現代醫學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。